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2 02:16

近日,一位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墓地在南京被发现,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

11月7日,“南京考古”发布:2022年7月—10月,为配合南京市南部新城油库公园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地块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地下埋藏有大量古代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于2023年11月起对该项目地块内勘探发现的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共计清理出由汉至清代墓葬395座,以明清土坑墓居多,出土瓷器、铜器、陶器、金器等遗物300余件。其中,东吴张昭家族墓是本次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

据南京考古、方志江苏、江苏文脉

考古发掘出关键物证金印,为南京东吴墓葬首次发现

张昭家族墓由8座墓葬东西向并排构成,墓向基本一致,均系土坑砖室结构,规模较小、形制相近。家族墓多数墓葬后部设有明暗结合的排水沟,均延伸与M171主排水沟相接,形成一套规划有序的地下排水系统。

这个独特的排水系统,是证实家族墓的有力证据。8座墓葬尽管早年均遭受盗掘,但仍出土有青瓷砚、青瓷卣、青瓷盏、青瓷蛙形水注、金印章、铜弩机等少量遗物。张昭墓(编号M170)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墓室内长3米、宽1.8米,出土有金印、铜弩机、铜钱等遗物。

根据墓内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辅吴将军章”“娄侯之印”),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墓葬形制结构所体现的年代特征,确定墓主为东吴重臣张昭。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辅佐孙策、孙权稳定江东;孙权称帝后,拜辅吴将军,封娄侯。

张昭家族墓是南京地区继丁奉家族墓后发现的又一东吴重臣墓地,是东吴时期墓葬考古的重要发现。

张昭家族墓排列有序、方向一致,经严格统一规划,拥有明暗沟相结合的复杂排水网络,且保存较好,在六朝家族墓葬中较为少见。

张昭家族墓出土的部分青瓷器制作精美、釉色莹润,是六朝青瓷的佳品。此次考古发掘的金印在南京地区东吴墓葬出土遗物中系首次发现,更是成为确定张昭家族墓的关键物证。

张昭家族墓考古发现丰富了南京地区六朝墓葬考古研究材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东吴墓葬分区分期、墓葬演变以及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张昭家族墓野外发掘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正有序推进文物修复和资料整理工作。鉴于张昭家族墓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南京市相关部门计划对其进行原址保护,纳入油库公园设计方案中。

“老虎头”讹音成“娄湖头”,张昭旧居在南京老城南

你知道吗?在南京老城区,也可以寻迹这位传奇的“娄侯”。在人气爆棚的老门东附近,有个地方叫“老虎头”。有学者认为,这里原来正是张昭旧居。

张昭曾在宅前开挖水塘,被称为“娄湖”,宅地被称为“娄湖头”。

后来由于南京方言的缘故,“娄湖头”传着传着就成了更顺口的“老虎头”。这么说来,孙权、张昭正面刚,用土堵门的地方,很可能就在这里。

老虎头人杰地灵,不仅有东吴娄侯张昭,还有南朝梁武帝萧衍。根据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萧衍》:“关于萧衍出生地‘同夏里三桥宅’的具体位置,据有的学者研究,应在南京城南老虎头44号,这里原是东吴孙权重臣张昭旧居。南朝时期,这里成了萧衍的住宅。萧衍当皇帝以后,将故宅舍为寺庙,取名为光宅寺。光宅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当时寺庙宏伟,是建康城里18座大寺之一,现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张昭: 博学多才,两朝重臣

张昭(156—236),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年少好学,博览群书,跟随当时知名大儒白侯子安专门学习过《左氏春秋》,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等名士都关系很好。

在文史、艺术领域,张昭几乎是个全才,在经学、史学及应用文领域都卓有建树,并且张昭还非常擅长隶书。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狼烟四起。张昭为避战乱,南渡至扬州。其时,正逢孙策创业,被任命为长史、抚军中郎将,负责军中文武之事。

孙策对张昭极为尊敬,孙策去世后,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晚年,张昭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直到嘉禾五年(236)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文”。

整个南京乃至江苏 都很需要东吴文化

现代快报6日、7日曾连续报道在南京找到张昭墓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1月5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了解到,南部新城管委会已经在委托相关单位做油库公园的方案,张昭墓的发现并不影响公园的建设,目前正在等待文物部门评估张昭墓的保护价值和保护措施,以此为依据来优化公园设计方案。张昭墓将成为油库公园重要的历史文化展示地标。

相关人员表示,张昭墓的发现更凸显了南部新城大校场地区的文化底蕴,未来张昭墓将成为公园内重要的历史展示点,同时油罐、油库专用线等工业遗存将进行利用展示,还有绿化、配套设施,很有看点。油库公园将成为南京又一新地标。

如何看待张昭墓发现的影响力?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认为,不应该是点状的,而应该线性来看。

他说:“吴韵汉风是江苏的文化特点,吴指的是东吴。东吴作为六朝的开端,不仅是南部新城,整个南京、江苏都很需要东吴文化。”

伴随着考古发现,东吴时期的名人墓葬、现场文化遗产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放眼长三角,安徽有朱然墓、天子坟,南京的江宁有上坊大墓(孙吴某一皇室)、南部新城有张昭墓、鼓楼幕府山有丁奉墓、梅花山有孙权墓,镇江丹阳有孙坚墓,再加上马鞍山的采石矶、镇江铁瓮城、南京石头城,这些东吴时期的文物遗迹点,可以组成文物主题游径。

“人们都说三国,三国真正的历史在哪?这就是真三国、真面目。”林留根说,做文物保护要有整体观,如果把文物遗迹串成线来看,它们为公众了解三国,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