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账单,事关181万余南京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1 13:57

养老服务是民生工程,关系千家万户

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晚年

是家事,更是国事

南京始终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

并每年将该项工作

纳入南京市民生实事强力推动

计划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1200户,实际完成1899户;

计划设置100张省级标准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实际完成143户;

计划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500人次,累计培训1495人次;

计划新增1200张养老机构床位,实际完成1214张……

截至目前,在贴心开展为老服务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方面,我市不仅已基本完成年度任务,部分项目甚至远远超出所定目标。

01

新增24个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

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堂

点位探访

12月3日11时,在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玻纤院社区助餐点,整洁干净的餐厅里,升腾着浓浓的饭菜香。当天,助餐点提供油焖大虾、爆炒肉柳、西红柿炒鸡蛋、清炒包菜等12个荤素菜。

“爷爷、奶奶,想吃哪道菜?我给您盛。”工作人员笑盈盈地询问老人们。领到餐后,老人们围坐餐桌前,有说有笑地拉起家常。

“这儿的菜样多,好吃又营养均衡,而且环境还好,我天天来这吃。今天选的是1大荤1小荤1素菜,助老价11元一份,享受补贴后,自己只要支付8.5元,太实惠了!”今年83岁的谢奶奶赞不绝口。

“我们是一家刚运营的示范性助餐点,除提供早餐、午餐外,对空巢、独居、残疾、重病等老人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南京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雨花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社区食堂还与居家养老站点的康养功能充分融合,集成提供健康饮食、健康教育、健康体检、中药理疗等服务。此外,社区计划与玻纤院社区老年大学互动,将社区食堂与文化课堂相结合,开展兴趣课堂活动,以嵌入式社区服务让饭菜味更香、人情味更浓。

办理推进

2023年,我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181.21万人,占总人口的24.42%。其中80岁以上户籍人口26.69万人。老年人需求呈现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等特点,助餐是所有养老服务中最大量、最共同、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最受老人欢迎的服务。

“今年计划新增24个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目前已完成23个,剩下1个计划本月底完成。”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说。

自2014年起,南京启动养老助餐点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助餐对象从由政府托底的困难老人扩展到60周岁以上的老人。2017年起,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把银发助餐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助餐点1447个、示范性助餐点69个,主城区和大部分郊区已基本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去年,南京市346多万人次老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暖心饭。

02

完成1899户家庭适老化改造

居家无障碍

点位探访

家住栖霞区马群街道的79岁独居老人王老先生行动不便,在对其家庭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及室内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后,南京安康通秉持“线上智能守护、线下居家照护”的原则,为老人量身定制了适老化改造计划。

现在,老人家的卫生间里防滑垫、如厕扶手、一字扶手和洗澡椅一应俱全;客厅里增设了走廊扶手、防撞条和门磁感应;卧室里加装了小夜灯、适老椅,床头安装了紧急呼叫器;厨房里配置了漏水、烟雾报警器等设备。此外,换鞋凳、轮椅和四脚拐杖等贴心物件也让老人的居家生活便利不少。

“以前我最担心自己摔倒,现在一点都不担心了!小夜灯、走廊扶手非常方便,到了马桶边也有扶手。”王老先生感激地说。

办理推进

2016年11月南京入选首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后,就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每年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在一户几百至上千元不等的改造费用额度范围内,免费提供改造服务。8年来,已为4.2万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为广场增加适老化设施。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

分散供养特困人群、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等经济困难人群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一直是南京居家适老化改造重点对象。目前全市政府托底老人2.8万人,有需求的已基本改造完成。

相较于往年,今年南京居家适老化改造政策有了很大变化,实行政府补贴、个人负担相结合,分类分档。除了补贴范围扩大、资金增加外,还将居家适老化改造与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相结合,对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老年人家庭优先实施适老化改造,居家套内空间和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协同推进,受益面更广。

前不久,面向江苏2089万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我省推出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活动,每户最高可享3000元补贴。南京也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更多老年人了解、享受政策红利,享有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03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214张

有效化解城区养老床位荒

点位探访

11月中旬,100岁的王勇生老人和其他5名高龄老人一起住进了“新家”—— 瑞芝康健乐馨颐养院。

“做手指操、创意手工、练习书法……我在这里每天很充实,生活得比较舒心。”王勇生说。

秦淮区瑞芝康健乐馨颐养院内的工作人员正在带领老人做手指操。

瑞芝康健乐馨颐养院坐落于秦淮区首个先锋型未来社区项目壹城·悦活里商业综合体,是根据新国标养老机构五级等级评定要求筹建改造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项目总面积为7642平方米,拥有专业养老床位190张。

墙角有软包;休息区随处可见;走廊设计比普通走廊要宽阔很多,可以方便轮椅行进,每个走廊及房间都设计了扶栏;所有床位都是医用床位,呼叫系统一样俱全……这里处处体现着适老化关怀,还配有中央空调和专门的配餐室、现代化的活动室,让老人在这里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养老服务。

“这是我们今年养老服务的一大亮点,除了有效缓解城区养老‘床位荒’,这个大型养老服务综合体,集智慧养老、社区服务、医疗诊治、健康管理、日间照料和文化娱乐等于一体,围绕银发顾问、智慧平台、日间照料、社区便民、上门服务等养老服务,能够通过其带动居家社区机构的协调发展。”秦淮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理推进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引导家政企业、餐饮企业、物业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市场组织转型从事养老服务业。目前,全市社会化养老机构占比超过80%,法国欧葆庭、新加坡吉宝以及市安居集团、泰康、银城等外资、国资、产业资本纷纷布局南京养老市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有了更多选择。

鼓楼区物业+养老试点小区。市民政局供图

为了更有针对性化解城区养老床位荒,2017年,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按照普通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由养老服务机构为居家的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家庭床位,同时建立家庭养老床位综合运营补贴及评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家庭养老床位。

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01万张,相当于100家中等规模养老院。今年计划设置100张省级标准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目前已实际完成143户。

我市家庭养老床位超过七成集中在鼓楼、秦淮、玄武等主城区。在主城区,家庭养老床位与机构养老床位占比已达1:5左右,有效化解了城区养老床位荒。

养老清单变幸福账单,南京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夕阳无限好”的幸福画卷,正在博爱之都徐徐铺展。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